本网讯(文/詹虎 图/邹进、代沁员)为助力青年教师夯实教学基础、提升教学水平,10月16日,乐山师范学院教师督导组开展了2025学年度第三次集体听课活动,为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之路注入“强心剂”。
聚焦课堂:沉浸式聆听概率论教学实况
10月16日上午,7名校级督导齐聚北校区行知楼,全程沉浸式聆听了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教师陈芷禾老师主讲的《概率论》课程。此次课程的授课对象为经济与管理学院24级本科3班会计学专业的学生,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会计学专业需求,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概率论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方法。

课堂上,陈芷禾老师凭借清晰的教学思路、严谨的逻辑推导,将概率论中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,通过例题讲解、公式推导等方式,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知识核心。督导组各位专家认真记录课堂细节,从教学节奏把控、知识点讲解深度、与学生互动频率等多个维度,全面观察课堂教学情况,为课后精准指导做好充分准备。
课后交流:多维度指导指明教学优化方向
课程结束后,督导组第一时间与陈芷禾老师展开深入交流,围绕教学工作的多个关键环节进行细致指导,为其个人发展与教学提升提供了宝贵建议。在肯定成绩方面,督导们一致认为陈芷禾老师的课堂展现出显著优势:教学条理清晰,能够按照逻辑顺序逐步推进知识点讲解,让学生清晰把握知识脉络;逻辑严谨性强,在公式推导、理论阐释过程中,准确无误,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的严谨性,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学术规范意识。同时,督导们也从实际教学需求出发,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改进建议。尤为重要的一点是,督导们强调,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专业差异,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需求,创新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方法。以此次授课的会计学专业学生为例,可在教学中更多融入概率论在财务分析、风险评估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,让知识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;此外,还需进一步加强师生双向互动,通过提问、小组讨论、课堂练习等多样化形式,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,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氛围,营造更加活跃、高效的教学环境。
面对督导们的悉心指导,陈芷禾老师认真聆听、详细记录,深刻领会建议的核心内涵,并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,将以此次督导指导为契机,不断打磨教学方法、优化教学内容,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,切实提升教学质量。

总结回顾:三次听课构建青年教师成长助力体系
本次对陈芷禾老师《概率论》课程的听课,是2025年度乐师督导开展的第三次集体听课活动。在此之前,督导组已先后聆听了孙立青老师主讲的《外国新闻史》、刘昶老师主讲的《中国地理》课程,覆盖了文学、地理学、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。三次集体听课活动的有序开展,不仅搭建了督导与青年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桥梁,更形成了常态化、多学科的教学督导助力体系。通过“听课—交流—指导”的闭环模式,督导们将自身数十年的教学经验转化为青年教师成长的“养分”,帮助青年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,明确教学改进方向,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未来,乐山师院教师督导组将继续秉持“以督导促成长、以指导提质量”的理念,持续开展集体听课活动,为更多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保驾护航,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新台阶。